经过前期调研,“AI+X”微专业设置了12个学分的7门课程,包括人工智能通识导论、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应用实践等课程,其中有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目的是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人工智能知识以后,更好地赋能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变革。“这是一组让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人工智能本领的最小‘全家桶’。”吴飞表示。
如今,3年过去了。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在快速建设中,微专业的开设形式也在调整。“我们的构思是先有通识课,再有交叉课程,最后推出微专业。”吴飞介绍,本学期,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课成为一门通识必修课,这门课分为ABC三类,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基础和需要选课;同时,各个学院也在打造人工智能交叉课程。此外,浙大的人工智能微专业也在设计之中,预计明年春夏学期推出。
实际上,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碳中和等前沿热门领域开设微专业成为不少高校的一种趋势。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于2021年推出首批5G+、区块链微专业,目前全部31个微专业中,有“微电子封装”等7个集成电路方面的微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今年9月招生的微专业包括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碳中和与智慧环保;9月22日,上海理工大学首个跨校微专业“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正式开班,首期吸引了来自上海东北片7所高校的本科生参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在谈及微专业建设初衷时指出,在新兴技术不断发展、传统企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4年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天然的滞后期”,即培养方案涉及的相关知识、技术、素养,较难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新工科专业建设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个痛点,但覆盖面较小、更新迭代较慢、灵活度不够。因此,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微专业,以“专微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能够精准对接、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夏春明举例,几乎所有工科类高校都有自动化专业,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稳定,但行业对自动化人才的要求不断更新:不仅需要人才掌握传统技术,还涉及较多新兴技术,比如无人仓储要用到的机器视觉、人工智能、5G导航等,这是传统的自动化专业无法讲深、讲透的。学生修读微专业,能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获得学校、行业企业分别颁发的微专业证书,也相当于拿到了就业的“敲门砖”。
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31个微专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集成电路”微专业报名人数最多方谬神探高清国语,甚至很多是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人工智能”微专业的生源非常广泛,除了电子电气类外,还包括管理类、机械类、化学化工类、交通运输类、航空类,甚至外语类专业;基于该校优势专业“养老服务管理”建设的“生命健康管理”微专业报名异常火爆。夏春明告诉记者,学校办微专业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办学宗旨是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满足企业定向培养、行业用人前置的培养需求;学生选择微专业时,重点聚焦科技前沿技术领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及面向就业市场的新兴学科等。
卢晓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根据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习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是高校在高考时招入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在接受大学通识教育以后才产生新的学习目标方谬神探高清国语,这时就很难再选择辅修或者双学位专业。由于微专业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方谬神探高清国语,因而高校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开设的微专业就开始繁茂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牛裕茗选修过该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设的“数字艺术管理”和“数字虚拟制片”两个微专业,完成了多个设计项目作业。比如,在数字艺术市场管理的课上,她做了一个数字藏品文旅策划,把杭州的“1314”公交线路和沿线的景点串联起来;在数字时代制片管理课上学习了制片的基础流程后,她和小组成员将一本小说改编成了一个不错的影视项目书。
记者注意到方谬神探高清国语,已有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支持高校建设微专业的文件。例如,今年7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高校微专业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支持高校优先建设3类微专业,一是准确把握科技革新和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探索和布局未来学科专业;二是针对现有学科专业无法及时精准匹配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情况,调整和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三是围绕国家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拓展和强化专业与课程建设。意见还提出,上海市教委将在各校建设基础上方谬神探高清国语,选树市级示范性微专业试点建设项目,为各校微专业建设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
下一步,高校微专业还将怎样建设?鉴于这块“试验田”的独特性,任立英建议:高校设置微专业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需求。夏春明则认为,随着微专业的不断建设推广、教育主管部门“搭台”方谬神探高清国语,各高校可以在线上共享教育资源,体现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校企合作的优势方谬神探高清国语,不仅为本校学生,也为外校学生、社会上的学员提供“菜单式”的学习服务。